介绍
线程池维护者多个线程,等待着分配可并发执行的任务,可以避免在短时间创建和销毁大量线程带来时间成本。
线程池的优点:
- 降低资源消耗。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。
- 提高响应速度。当任务到达时,任务可以不需要的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。
-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。线程是稀缺资源,如果无限制的创建,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,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,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的分配,调优和监控。
原理
- 线程池中有一个阻塞队列,用于存放上层发来的任务请求。
- 线程池中管理着一批线程,当任务到来时,空闲的线程从任务队列获取任务,并执行,当大量任务到来时,任务会被阻塞在队列中,等待空闲的线程来获取。当队列中没有任务时,线程将会被阻塞直到有任务到来。
其实这就是一个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来实现的线程池,那么同样遵守三种规则,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互斥,处理任务的线程之间存在互斥关系,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同步和互斥关系。
实现
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写出基本的结构,考虑到线程池,只要存在一份实例就可以,可以设计为单例模式。
template <class T>
class ThreadPool
{
private:
int _threadCount;//线程数量
pthread_mutex_t _mlock;
pthread_cond_t _cond;
static ThreadPool<T> *_instance;
queue<T> _queue;//用于存放任务的队列
public:
static ThreadPool<T> *GetInstance()
{
static pthread_mutex_t mtx =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;
if (_instance == nullptr)
{
pthread_mutex_lock(&mtx);
if (_instance == nullptr)
{
_instance = new ThreadPool<T>;
_instance->Init();
}
pthread_mutex_unlock(&mtx);
}
return _instance;
}
};
template <class T>
ThreadPool<T> *ThreadPool<T>::_instance = nullptr;
线程池,线程池,那么肯定要有一批线程。
void Init()
{
pthread_t tid;
for (int i = 0; i < _threadCount; i++)
{
pthread_create(&tid, nullptr, ?, ?);
}
}
到现在有线程了,那么这一批线程执行什么呢,怎么执行呢?
线程池的作用就是减少大量频繁的创建销毁线程带来的时间成本,所以这一批线程,应该是一直执行的不能退出(有任务时执行任务,没有任务了阻塞等待任务)。
线程的任务从哪里来呢,一定是从阻塞队列中获取,线程处理函数是void *(*start_routine) (void *)类型的,只有一个参数,那么也就意味着Handler函数必须是静态的(非静态成员函数有隐含的this指针),那么静态的函数也就无法访问类的非静态成员,也就无法获取到任务了,此时在就只能通过对象来调用了,就需要将ThreadPool的对象作为参数传给Handler。
static void *Handler(void *arg)
{
ThreadPool<T> *obj = (ThreadPool<T> *)arg;
pthread_detach(pthread_self());
while (true)
{
obj->Lock();
//先获取任务,没有任务挂起
while (obj->Empty())
{
pthread_cond_wait(&obj->_cond, &obj->_mlock);
}
T t;
obj->Pop(&t);
obj->Unlock();
//处理任务
t()//仿函数
}
}
线程池对外应该提供一个Push任务结构,向阻塞队列中添加任务。
void Push(const T &t)
{
Lock();
_queue.push(t);
Unlock();
//此时可能所有的线程已经全部休眠,需要唤醒一下
pthread_cond_signal(&_cond);
}
线程获取任务,通过Pop从队列中获取,在获取任务时不需要加锁,因为此时线程处于临界区内。
void Pop(T *t)
{
*t = _queue.front();
_queue.pop();
}
到这里就完成了线程池的主要内容,详细代码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